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通讯员登陆

AI技术守护千年古桥:赵州桥迎来"数字体检"与科技修复 VTC商业学科与知名企业合作 商校携手培育人才 音乐剧教育:解锁未来人才的“综合素养密码”——“认真 城市技术论坛首次登陆欧洲!OpenHarmony启航海外开源生 民营企业的“草根足迹”,高校师生牵手企业家研讨AI背景 清明祭扫必须烧纸钱吗?当习俗面临约束,你会做何选择? 高校举办上巳节文化体验活动 聚焦AI+教育:如何用好AI,为教学减负增效? 与安全“童”行,“移”起守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最是一抹长沙红 《焦裕禄之歌》朗诵视频在淄博发布 云南省宁洱县创新引入“飞象”双师心理课堂 开启心理 创新驱动水务运营发展,北控水务产教融合培育专业精英 人民名家|对话祁海:破解免疫记忆的“保鲜密码” “零碳校园”研究院一届五次理事会暨零碳校园标准体系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完成哈萨克斯坦轻轨首批司机专项 大学生走进福利院开展敬老志愿活动 少儿街舞闪耀东艺舞台,孩子们的 “舞” 林秘籍在此 新疆优秀“兵教师”推选结果揭晓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研究生院:让精益求精成为青春底色 数智赋能农业现代化 校企共育“新农人” ——探访乡 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迈出关键一步 全球首所中美共建K12 世界洪门组织主办活动荣获联合国世界不同信仰间和谐周 数据资产入表会计:解锁政策密码,拥抱广阔职业前景 三全育人织密成长网 匠心耕耘赋能青春路 “魅力外教”⑨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赖琳:微光成 长春大学成功举办特殊教育学院2025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2025国际幸福日:读懂情绪,未来人类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 锚定文化根脉:当三向教育遇见非遗年俗的生命力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学子服务全国第十五届运动会

AI技术守护千年古桥:赵州桥迎来"数字体检"与科技修复

发布时间:2025-04-04 来源:人民教育在线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打印

人民教育在线4月4日电(陈俊杰)历经1400余年风雨的赵州桥,近日迎来一场科技与历史的深度对话。一支由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组成的团队,运用人工智能、三维建模等前沿技术,对这座世界现存最早的单孔敞肩石拱桥展开系统性检测与维护,开创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新范式。

空天地一体测绘:揭开古桥三维密码

项目组创新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RTK无人机"联合作业模式,对桥梁展开立体化数据采集。地面团队操纵三维激光扫描仪,以每秒200万点的速度捕捉桥体表面0.2毫米级细微纹理;空中搭载RTK模块的无人机同步进行倾斜摄影,通过毫米级定位精度,将石构件空间坐标误差控制在3毫米以内。历时15天获取的380GB点云数据,经AI自动配准后,构建出融合宏观地理环境与微观石材纹理的数字模型。

声呐扫描:绘制水下"生命线"

针对长期困扰文物保护者的桥基监测难题,项目组动用多波束声呐系统对洨河河床及桥墩进行立体扫描。声呐阵列以每秒30次的发射频率,在水下构建0.1厘米米精度的三维地形模型,清晰呈现6个桥墩基础与河床的咬合状态。AI算法通过分析20万组声波反射数据,发现3处被泥沙掩埋的唐代原装铸铁腰铁,并精准测算出东南侧桥基存在0.8厘米的年均沉降,这相当于给古桥做了次“水下CT”。

毫米波雷达:透视石材"基因图谱"

面对石拱内部难以观测的结构隐患,团队启用高频毫米波雷达对桥体进行穿凿检测。该设备发射的电磁波可穿透1.2米深石材,通过0.3毫米级分辨率识别内部裂隙。扫描发现,看似完好的第15层拱券内部,实际存在7条长度超30厘米的隐形裂纹,最窄处仅0.05毫米。更突破性的是,AI系统通过比对雷达信号与石材样本数据库,首次建立起赵州桥砂岩的"风化指数模型",可量化评估每块石料的剩余寿命。

此次科技护航行动不仅延长了古桥寿命,更形成了可复制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案。随着赵州桥全息影像在云端博物馆上线,这座"天下第一桥"正以科技为翼,向世界讲述中华文明的永恒魅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人民教育在线”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核:孙诩群 黄霄云 责任编辑:李雪婷

品牌工程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共工新闻•人民教育在线 香港共工社备:202311号投稿邮箱:gonggongribao@foxmail.com

Copyright ©2010-2024 人民教育在线 cn.edurenm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