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举办“信息技术赋能高中地理跨学科问题研究课”展示活动
近日,芜湖市以“信息技术赋能高中地理跨学科问题研究课”为主题的教学研究活动在芜湖市第三中学举行。
人民教育在线9月14日电 近日,芜湖市以“信息技术赋能高中地理跨学科问题研究课”为主题的教学研究活动在芜湖市第三中学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深入研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高中地理跨学科教学,推动深度学习的开展,促进高中地理教育教学质量提质增效。
本次活动中,芜湖三中的李志老师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以必修二第五章《低碳食品》为研究主题,开设了一堂借力AI工具的互动研究课。她运用畅言智慧课堂、讯飞星火等人工智能大模型软件,辅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资料搜集、差异比较和消费调查等任务,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起低碳消费观。课堂上,学生们表现出对AI技术的高度热情,积极参与宣传歌曲和海报的创作,展现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巨大潜力。
第二节课上,芜湖一中的丁娟老师以西河古镇为研学对象,利用全景影像带领学生“云游”古镇,向学生们展示了西河古镇的建筑风格、民俗风情,学生们穿梭在古镇朴素的街巷中,观察思考,发现问题。丁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地理、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去探索“怪门奇窗”的秘密及其背后蕴藏的深厚地域文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物理与地理的交融之美。
北师大附校的钱静老师则带领学生创新性地运用GIS技术,跨数学学科展开了对芜湖市商业综合体空间布局的探究。课堂上钱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数据的搜集和整理,了解GIS技术在空间数据分析中的使用,同时结合案例深入理解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
课后参加本次活动的老师们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交流,大家普遍认为三节课都创设了学习情境,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摸索了信息技术赋能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今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及地理信息技术等新的技术赋能地理教学大有可为,这也需要教师敢于突破舒适圈,勇于承担起开拓者的重担。
最后,芜湖市教研员裘伟东老师指出三节问题研究课呈现出人工智能、互联网及地理信息技术赋能地理教学不同的样态,信息技术不断迭代更新,新技术确实能够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老师们主动去适应,积极探索技术如何助力教育新质生产力的提高,更好地探索基于学科本质理解的地理深度教学,基于真实情境的地理学问题研究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需要多学科的协同研究,通过跨学科活动,学生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地理知识,还培养了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芜湖市的地理教育工作者们将继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打造更加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环境。
审核:余矾 贾小优 作者:侠名
编辑:李文辉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人民教育在线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人民教育在线客户端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人民教育在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人民教育在线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vgong#vip.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