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教育在线10月30日电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鲜活呈现,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雷锋精神中汲取价值养分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活力所在。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雷锋精神概论》课程改革创新为例,从思政课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着眼,创新课程“四方面”落实,推动雷锋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构建了雷锋精神“大思政”活力课堂,将雷锋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第一方面,以课程内容创新为引领,抓好思政课课程内容更新。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要坚持“内容为王”。思政课课程内容设计包含素材选取、编排、呈现等环节。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雷锋精神概论》,课程从介绍雷锋事迹入手,对雷锋精神的含义和本质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对雷锋精神的永久魅力和时代意义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围绕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新时代雷锋“五个一”精神内容,展开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把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并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其中,在素材选取方面,选取雷锋同志的生动事例,有助于发挥思政课育人导向;在素材编排方面,围绕思政课课程主题和教学进度,选取不同角度对雷锋精神进行阐释,实现知识传递、价值导向层层递进。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以优化课程内容、优化教学内容为导向,力求把雷锋精神的本质讲深、讲透、讲活,从而实现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
第二方面,以课程评价创新为引领,实现思政课课程评价方式创新。思政课课程评价,事关思政课建设方向。以往思政课评价存在评价范围主要局限于教学评价、评价目的,偏重总结性评价、评价方法相对简单等问题。鉴于此,在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当更新完善评价观念,突出过程性评价与量化评价有机结合。比如,将大学生对于雷锋精神的身体力行、对包含爱国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等融入课程评价体系中,对教学评价指标和权重进行公正配比,以此来提升雷锋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科学性,推动思政课与时俱进与守正创新相统一。同时,做好理论教学全过程监督评价,督促教师保证线上授课质量,不断提升教师的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素养,不断强化思政课教师关于知识点的掌握和教学认识的统一,在“三进”行动中,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引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方面,以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为抓手,凸显思政课课程“教”与“学”互动升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拓展传统课堂,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借助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创建“互联网+精神谱系”微课群 ,实现理论的“道”与呈现方式的“术”相辅相成,促进思政课内涵建设。依托数字化、媒体化学习环境,灵活安排学习和资源探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并提升学生主体地位。同时,拓展了集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授课阵地,更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比如,通过线上形式浏览雷锋纪念馆的VR全景,将其通过智能化、科技化的模式搬进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中学习感悟雷锋精神。建设雷锋精神微课群,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理解雷锋精神。微课不断在高校官微、抖音、快手等平台推送,引导大学生线上观看、线下交流,最终打造雷锋精神教育在课上与课下全过程融入格局,使其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四方面,以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提升思政课“知”“行”合一的育人效能。重视实践育人,丰富实践模式,促进雷锋精神与校园文化融合、雷锋精神与社会实践融合。比如,要利用好实践教学基地,将雷锋精神与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相融合。安排外出参观、社会调查等实践,比如,利用湖南长沙市,辽宁抚顺市、辽阳市等地雷锋纪念馆,带领学生就近参观,引导学生在坚定理想信念过程中感悟、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思政课教学属于显性教育,而校园文化熏陶则属于隐性教育,可以通过雷锋精神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创新校园文化样态。比如,把实践教学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连接,对大学生价值观塑造进行“精准滴灌”,提升思政课精准性与接地气。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原创校园话剧《雷锋》,用话剧“小舞台”搭建思政“大课堂”,让学生当演员,全景全境了解雷锋,感悟雷锋精神,以雷锋精神为榜样,实现学思悟践行的统一,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构建起雷锋精神教育课堂——课外-课堂为一体的“大思政”课堂。
新时代将雷锋精神融入思政课应进一步立足学生成长新特点、新环境,凸显雷锋精神育人的鲜明指向,推动课程创新改革,用雷锋精神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弘扬雷锋精神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促进雷锋精神在新时代大放光彩。(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静妍)
审核:余矾 贾小优 作者:侠名
编辑:李文辉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人民教育在线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人民教育在线客户端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人民教育在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人民教育在线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vgong#vip.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