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人民教育在线3月6日电 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民办本科院校常常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如何为起点不高的普通孩子提供优质教育,成为了一道难题。然而,泰山科技学院却在困境中成功破局,凭借朱永新新教育理念的落地实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教育创新之路,让普通孩子在这里实现逆袭,获得了幸福且完整的教育生活。
泰山科技学院是一所民办应用型本科大学,有着近18000名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与公办高校相比,它在生源、师资、声望等方面存在劣势。不少学生往往带着自卑心理,学习动力不足。但泰山科技学院并未因此而放弃,而是将为这些普通孩子提供一流教育视为终极教育公平的追求,积极探索适合他们的教育模式。
学校以“信息产业商学院”为办学定位,构建了“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模块”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以学生的充分全面发展为核心,将课内与课外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致力于回归教育的本质。在这个模式中,完满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商科教育赋予学生商业思维和创新意识,专业教育则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同时,电影评论、科幻、剧本杀教育等特色模块的融入,极大地丰富了课程体系,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体验。
“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关键”,这一理念贯穿于泰山科技学院的教育实践中。学校摒弃了单纯以分数衡量教育质量的传统观念,而是聚焦学生的成长,努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幸福感。通过完善育人模式和制度设计,学校打造了“场景式、故事性、任务型、感官化”的学习教育路径。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不仅能学到专业知识,还能在各种场景中锻炼实践能力,收获愉快的校园生活体验,学会认识自己、完善自己,为未来的人生做好充分准备。
书院社区是泰山科技学院新教育理念的重要实践阵地。学校推行“双院制”,建设了瞻岩书院、敢当书院等十大书院。这些书院配备了健身房、排练厅、共享厨房等300余个功能房间,总面积达40000余平方米,为师生提供了充足的互动空间。书院按照合理的师生比配备了多种导师,包括书院发展导师、兼职全生异科导师等,还落实了名誉院长、项目导师、生活导师、学长导师等制度,全方位关注学生的成长。
书院每年举办2万多场次的师生、生生互动活动,参与人次超过30万。在这些活动中,师生关系变得温暖而和谐,彼此尊重、教学相长。书院打破了学院和专业的壁垒,强化了社交属性,让不同文化背景和专业的师生能够自由交流,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书院社区还积极营造美的生活,师生们可以在插花、耕种等活动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体验生命的成长。在师生共创方面,大家因共同的爱好组建项目工坊,一起创作作品,增进了彼此的感情。依托“家文化、领导力、连接点”,书院促进了文化共融,为师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此外,书院还通过师生集体生日会、校长共膳等活动,实现了情感共促,让师生在温馨的氛围中共同成长。未来,学校将结合“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进一步探索书院制改革,创新育人模式和学生自主管理服务模式。
在课堂教学方面,泰山科技学院积极推进“理想课堂”建设,践行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理念。学校首创的通识课程“双师授课”模式独具特色,由不同专业背景的两位或多位教师共同授课,让学生在同一课堂上领略不同学科的魅力,实现知识的交叉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年,哲学与历史、经济与艺术等跨专业组合的双师联动授课达120次左右,涉及240课时,覆盖学生超10000人次。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学校创设了“泰山大讲堂”,每年投入数百万元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举办讲座,让学生有机会与行业精英面对面交流。依托书院空间,学校还开展了围炉夜话活动,邀请名人名家与主持人共同探讨话题,让学生参与思维的碰撞。此外,学校实施大规模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强化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亲和度等多个维度的质量。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整合课内外资源,构建全方位育人场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泰山科技学院深知实践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秉持“教育即生活,大学即社会”的理念,积极为学生搭建实践锻炼平台。学校每年组织5000多场次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角色参与,在活动组织、策划、参与等过程中,锻炼人格、性格、品格和体格等社会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学校还出资举办20余项校际联动赛事,如电子竞技、创意短视频比赛等,学生成为赛事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广者,吸引了全国800多所高校参与。同时,学校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万名学子进社区”计划,每年开展2300多次志愿服务活动,时长累计7.1万小时,服务泰安市及周边地区6.3万余人次,并与48个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进行田野调查,让学生将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未来,学校将继续丰富实践项目,构建更完善的实践平台。
学校高度重视通识教育,成立了100余位专职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开设六大板块37门通识课程,实现了高比重、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学校创设了多项全国性赛事,如泰山・大学生中文创意诗歌大赛等,形成了思辨实践赛事育人体系。学校还组建了泰山影评训练营等实践平台,开设思辨类、表达类课程,聘请知名专家进行指导,鼓励师生积极表达。此外,学校通过推出专辑专刊专栏,记录师生的原创故事,提升学生的写作和综合能力。未来,学校将增设《AI人工智能》必修课,提升学生的思辨和认知能力。
泰山科技学院坚信每个学生都有无限潜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天性,积极支持学生的兴趣发展。学校拥有500多个学生兴趣协同组织,涵盖学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包括电竞、动漫社团,以及非遗项目工坊等。学校还建立了完善的学生自治组织体系,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学校在资源等方面全力支持学生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释放个性,实现专业和个性的同步成长。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创造有利条件,计划推出“学生法庭”等组织,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作为非艺术类和非体育类院校,泰山科技学院却十分重视艺术和体育教育。学校成立艺术教育中心,聘请近30位全职艺术教师,建设了多个艺术实践场域,每年举办大型原创艺术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师生原创的红色音乐剧《泰山谣》在山东省高校巡演,并被央视纪录片收录。在体育教育方面,学校成立竞技体育中心,聘请近30位优秀退役运动员任教,建设了完善的体育场地。学生在多项体育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如打破大学生游泳锦标赛纪录,获得省大学生运动会乙组团体总冠军等。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强艺术和体育教育,为学生创造更多成功机会。
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齐开足劳动课程,围绕劳动精神传承等方面组织校内外劳动项目。学校聘任了众多劳动教育教师,依托书院和完满教育平台创新劳动教育实践。基于东岳书院农耕基地,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品牌活动,丰富了劳动教育内容,形成了特色劳动教育生态。目前,学校已有7项劳动教育案例入选省级典型项目。未来,学校将创新劳动教育课程,打造更多品牌活动,建设农耕公园,提升劳动教育质量。
泰山科技学院通过全面践行新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的综合排名不断提升,位居ABC中国大学排名全国民办大学第五,山东第一。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和就业质量持续保持高位,在校生满意度在全省高校中排名第一。
展望未来,泰山科技学院将继续深化新教育理念的实践,不断完善“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模块”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实现从标准化教育向定制化、个性化教育的转变。学校希望每一位学生在这里都能实现领导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情商等综合能力的巨大飞跃,获得生命的丰富和充盈,成为完整的自己,为未来的完满生活做好准备。泰山科技学院的教育实践为其他院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创新的无限可能,相信在新教育理念的持续引领下,泰山科技学院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书写更加辉煌的教育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人民教育在线”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核:孙诩群 黄霄云 责任编辑:李雪婷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