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贵州省凯里市第九小学
在教育部“双减”政策引领下,贵州省凯里市第九小学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以“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为核心,通过创新课程体系、变革教学模式、整合社会资源等“五个加法”举措,构建高质量科学教育生态。特别是引入第三方资源“飞象双师人工智能课程”,将人工智能教育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助力培养新时代科技人才。
“五个加法”打造科学教育新高地
凯里九小以“内容拓展、探究实践、教育资源、科学活动、科学素养”五大维度为突破口,系统推进科学教育。学校开齐国家科学课程,引入“飞象双师科学类课程”作为校本拓展课,每周五课后服务时间,每学期每年级开设不同主题课程,学生参与面广,学生累计参与次数达70000余人次。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游戏化任务探索科学奥秘;课堂采用“六环三思”教学模式,倡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并联合气象局、博物馆等机构开展科普研学,年均覆盖千余名学生。
人工智能课程:让每个孩子找到“闪光点”
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中,学校创新引入“飞象双师人工智能双师课堂”,以“动画+真人互动”形式,结合积分制、小组竞赛等激励机制,破解县域学校师资与设备不足的难题。课程内容涵盖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体验及应用,通过游戏化设计让学生轻松理解抽象概念。
“原本上课沉默的学生,在人工智能课上变得积极抢答。”科学教师杨丽丹分享道。班上有两名成绩落后不爱发言的学生,在课程中展现出惊人潜力,不仅主动参与实验,还成为小组的“技术担当”。“我把英语课用到的积分制教学加入到人工智能课上,课堂氛围更活跃了,孩子们为了给小组加分,积极参与连课后都在讨论。”杨老师补充。课程开设以来,学生动手能力、课堂积极性显著提升。通过课程发现孩子的另一面,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家校社会协同,构建科学教育“生态圈”
凯里九小坚持“开门办科学”,与当地科协、科研机构共建“家庭实验室”“科普研学基地”,开展“魔幻科学秀”“气象万千”等亲子活动;同时,学校打造多功能实验室、创客空间,通过虚拟实验与真实操作结合,让学生体验前沿科技。校长表示:“科学教育不仅是课堂改革,更需家庭、社会共同参与,让科学精神融入学生生活。”
凯里九小将持续深化科学教育改革,探索“人工智能+跨学科”融合路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范围。正如教育部“科学教育实验校”的建设目标所示,这所西部小学正以创新实践证明: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不仅能唤醒学生的科学热情,更能为乡村振兴与科技强国战略培育未来的“种子”。 从课堂到社会,从传统实验到人工智能,凯里九小用行动诠释了科学教育的无限可能。在这里,每个孩子都能触摸科技的温度,感受探索的乐趣,而这正是新时代科学教育最生动的答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人民教育在线”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核:孙诩群 黄霄云 责任编辑:李雪婷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