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通讯员登陆

深析海外新机遇,建发股份主办全球供应链CEO圆桌战略对 职业培训迎来重磅合作:支付宝赋能职业培训数字化,与考证 联建共建惠民生 青春聚力赋新能——天津中德外国语学 “党史三分钟”微课堂:师生互动式党史学习教育激活高校 良胜数字教师节献礼:AI 超级老师正式上线微信抖音,助力K 和希沃一起致敬筑梦人,献给第41个教师节 西工大学子助力推普岚皋行 天府新区城南坡社区“师情花艺·城南感恩礼”教师节活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北京长水教育集团共谱教育强国新 低空经济万亿蓝海已至,人才先行正当时! 长春早教学院开展口腔康复专业专题座谈会 《戈壁芳华》——“两弹一星”精神主题跨时空舞台剧 陕西省大学生赴山西省洪洞县、石楼县法治宣讲团开展反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青”力助振兴,实践绘乡图 新学期新体验:湖南联通AI智慧应用赋能校园迎新季 四川华蓥:亲子研学进稻田 广西桂林:新生学习应急救护技能 安徽亳州:养生集市人气旺 贵州绥阳:第二届布谷鸟杯观鸟科普赛开幕 雄江:从水库移民镇到旅游胜地的蜕变 “广寒丹华”月全食直播圆满落幕,千万观众共赏年度“红 赓续红色薪火 培育时代新苗 清水镇推出红色儿童舞台剧 南审经济学院 “赤心经略・笃行济世” 小分队赴多省红 枝叶关情,正身以廉,浙江工业大学尚法小青莲实践团绘就“ 青春力量入乡土,反诈宣传守万家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学生热切关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艾”心同行,豫振乡村:探寻艾草文化,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粤疆推普课堂滋润童心,敬老慰问共传乡土情 你我推普同音,粤疆振兴同行 渭南职院机电学院开展“智嗅先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党史三分钟”微课堂:师生互动式党史学习教育激活高校网络育人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9-10 来源:共工新闻社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打印

一、项目主题和思路

(一)主题定位

党史学习教育与网络育人的时代耦合。本项目紧扣“争做校园好网民,汇聚网络正能量,奋进强国新征程”主题,以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核心,创新打造“党史三分钟”微课堂师生互动式育人模式。通过“碎片化传播、沉浸式体验、实践性转化”,破解传统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网络传播效能不足等问题,构建“内容共创、平台联动、实践转化”三维互动体系,让红色基因在网络空间中焕发新活力。

(二)总体思路

立足数智时代青年学生认知特点,以“短小精悍、生动有趣、师生共创、互动共享”为特色,依托AI、VR等技术赋能,打造“1个核心平台(“艺马先声”微信公众号平台)+3类互动模块(内容共创、技术赋能、实践延伸)+N项传播矩阵”的网络育人模式。通过师生携手创作党史微资源、多平台联动传播、线上线下实践转化,实现“理论学习+思政实践+价值引领”深度融合,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网络传播力。

二、实施方法和过程

(一)内容共创:师生协同打造高质量党史微课堂

时序化选题设计,覆盖党史学习教育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团队牵头梳理党史关键节点,整理设计“党史上的今天”文稿。例如,在9月2日推出《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签字投降》微课等,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团队确定核心史实,邀请校内外的思政课教师、思政工作者、大中小学的学生进行讲述,形成“人人讲党史、日日学党史”的协同机制。

技术赋能内容创新,提升沉浸式体验引入AI数字人技术制作“党史数字讲解员”微视频,师生可通过观看或制作数字人讲述党史的微视频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运用VR技术打造“重走长征路”虚拟场景,支持学生在线上“沉浸式”体验飞夺泸定桥、遵义会议会址等历史场景。

(二)平台联动:构建“校内+校外”传播矩阵,扩大网络影响力

校内平台精准推送,实现“指尖上的学习”依托学校“艺马先声”微信公众号平台设立“党史三分钟”专栏,每日推送1期党史微视频。在思政课教学中,安排课前三分钟学习,设置师生互动问答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即可获得相应学习积分,并计入平时成绩,有效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形成了“每日打卡学党史”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外平台“破圈”传播,打造青年网络IP在B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党史三分钟”微视频,结合当日热点策划党史学习教育的相关话题。例如,2024年国庆期间推出《中国生活记忆之衣食住行》系列推文,分别介绍了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21世纪新千年中国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情况,从中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本系列共有3460人参与,155人参与讨论,点赞+分享428条。

(三)实践转化:从“线上学习”到“线下行动”的育人闭环

“微课堂+文艺创作”深化认知认同以微课堂内容为基础,组织“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画说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等活动。依托“六个一”实践教学项目开展创作,即“一歌一故事”“一舞一故事”“一画一故事”“一图一故事”“一物一故事”“一文一故事”。例如,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结合“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和中共湖南省委领导和发动秋收起义”微视频内容,创作艺术作品《胜利的号角》,实现“学党史、用专业、传文化”的融合育人目标。

“师生结对+社会服务”践行红色精神开展“打卡爱教基地 厚植爱国情怀”活动,围绕微课堂中的党史案例开展社会实践。2024年国庆节期间,8000多名学生到17个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卡,活动打卡电子证书、种子明信片、心得体会、打卡微视频等近万份。2024年12月,组织师生到湘江战役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基因体验行”专题研学活动,学习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三、主要成效和经验

(一)育人成效显著,学生党史素养全面提升

知识掌握深化通过课前问卷与学期末测评对比,学生党史知识知晓率得到明显提升,绝大多数学生表示“通过微视频和互动环节,对党史的理解从‘抽象概念’变为‘生动故事’”。

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参与原创的党史微视频获国家级奖励2项、省级奖励4项,其中《唱响八桂文化之歌,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微课荣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特等奖。

价值认同升华活动开展以来,越来越多同学主动向党组织靠拢,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同学明显多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社区讲红色故事、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研学,用实际行动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收获变成服务他人的动力。

(二)网络影响力突出,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

传播数据亮眼截至2025年9月8日,共推出145期“党史三分钟”微视频,“艺马先声”公众号专栏累计195382人次阅读,76910条留言,12745个点赞,14069人次转发分享,3993人次推荐,网络传播效果较好。

经验辐射推广项目负责人在广西高职高专院校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研讨会暨第4期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作经验分享,得到兄弟院校的肯定与推广。

(三)创新经验总结

“师生共创”破解内容供给难题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创作模式,既保证了党史内容的准确性,又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活力,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角色融合。

“技术赋能”提升沉浸体验AI数字人、VR虚拟场景等技术的应用,将静态党史知识转化为动态交互内容,契合Z世代学生“可视化、互动式”的学习偏好。

“实践闭环”强化价值引领从线上学习到线下服务,构建“认知—情感—行动”转化链条,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党史精神,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四、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

(一)深化技术融合,拓展内容覆盖面

教育引导学生学习AI技术,使用“党史故事AI生成器”小程序,输入关键词即可自动生成微视频脚本;拓展“党史+学科”融合模块,如“党史中的科技成就”“红色文艺史”等,覆盖更多专业领域。

(二跨校共建共享,共制党史微视频

联合区内兄弟院校共建“党史微资源共享库”,实现优质内容跨校共享;扩大讲述人范围,以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为方向,邀请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思政工作者参与制作“党史三分钟”微视频。

(三)完善评价体系,提升育人精准度

建立“学习时长+互动频率+实践成效”三维评价模型,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行为,精准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定期开展学情调研,优化选题设计和技术应用,持续提升活动吸引力。

(钟柳坚,广西演艺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第二期“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卓越教师”培育计划骨干教师;雷群英、李振楚,广西演艺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人民教育在线”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核:孙诩群 黄霄云 责任编辑:李欣怡

党务公开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人民教育在线》编辑部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共工新闻•人民教育在线编辑部 香港共工社备:202311号投稿邮箱:gonggongribao@foxmail.com

Copyright ©2015-2025 《人民教育在线》编辑部 cn.EDUrenm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