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炎炎夏日,正值暑期,也是溺水事故的易发期、高发期。为切实增强辖区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自救能力,织密织牢暑期安全防护网,8月6日下午16:30,在琥珀街道琥珀潭社区与琥珀中学七一班汪祉祥老师的带领下,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夏日防溺水·安全伴我行”的大型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此次活动突破传统宣讲模式,创新采用“知识浸润+情景模拟+实操演练”三位一体的沉浸式教育方法,在琥珀潭社区启动,为辖区青少年及其家长带来了一场印象深刻、实用有效的生命安全教育课,吸引了众多家庭踊跃参与。
一、 未雨绸缪:安全意识入脑入心
活动伊始,在琥珀潭社区宽敞明亮的会议室内,社区工作人员与来自专业救援机构的资深讲师联手,为在场的青少年和家长们奉上了一场内容详实、形式生动的防溺水知识讲座。讲座摒弃枯燥说教,以近期发生的真实溺水案例为切入点,用触目惊心的事实敲响安全警钟。讲师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展示、引人深思的警示视频播放以及轻松活泼的互动问答,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溺水事故发生的常见原因、高危场所以及黄金救援时间等关键信息。
核心知识强调“六不”原则: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不掌握救援技能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讲师特别指出,野外水域(如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漩涡、淤泥、水草、暗流、水温变化等诸多风险,是溺水事故的“重灾区”。此外,家庭泳池、水上乐园等场所也需家长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切勿因环境熟悉而放松监护。互动环节中,孩子们争相举手回答“看到同伴落水该怎么办?”等问题,现场气氛热烈,在问答中巩固了“呼救优先、智慧救援”的理念,即第一时间大声呼救、拨打110/120、寻找成人帮助或利用延伸物(竹竿、树枝)、漂浮物(救生圈、泡沫板、空水瓶)进行施救,坚决杜绝盲目下水。
二、 实战砺兵:技能锤炼见行见效
场景一:救生器材使用教学救援队员首先向孩子们展示了最常见的救生器材——救生圈和救生杆(或救生浮标)。他们详细讲解了如何正确投掷救生圈(并非随意抛掷,需考虑水流、距离和准确性)、如何利用救生杆安全地将落水者拉回岸边,并强调了自身保持稳定姿势的重要性。随后,在队员的指导和保护下,多名青少年志愿者上前进行了模拟投掷和拉拽练习,亲身感受施救时的力道与技巧。
场景二:自制漂浮物求生技巧“如果身边没有专业救生设备怎么办?”救援队员抛出了一个现实问题。他们随即演示了如何利用身边的常见物品制作简易漂浮装置:将多个空矿泉水瓶塞入书包或扎紧在塑料袋中,将空水桶倒置绑牢,甚至利用充满气的篮球、足球等,都能提供宝贵的浮力。孩子们分组进行了实践,学习如何快速有效地收集和利用这些“生命之援”。
场景三:模拟溺水与科学施救最震撼人心的是高度还原的溺水情景模拟演练。由专业队员扮演的“溺水者”在水中挣扎呼救(模拟),岸上的“发现者”(青少年志愿者扮演)立刻启动应急响应流程:
大声呼救:清晰、持续地呼叫附近大人或拨打急救电话。
寻找工具:迅速环顾四周,找到并正确使用救生圈、长杆或自制漂浮物。
安全施救:在确保自身绝对安全(趴在岸边,重心降低,或由同伴固定)的前提下,将救援工具伸给溺水者。
拖拽上岸:指导溺水者抓牢后,平稳将其拖向浅水区或岸边。
岸上救护:针对昏迷溺水者,救援队员现场演示了关键的心肺复苏术(CPR)流程,包括判断意识与呼吸、胸外按压的位置、深度、频率(每分钟100-120次),以及人工呼吸的正确方法。并特别提醒,对于溺水者,如果未经专业训练,应持续进行胸外按压,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
队员们还演示了如何利用衣物、绳索等制作简易救援工具。每一个步骤都讲解清晰,动作规范,并反复强调“保己救人”的核心理念。部分家长也在指导下进行了CPR的体验练习,表示“关键时刻,这些技能真的能救命”。
三、 聚力守护:构筑社会共治防线
活动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家长们的目光全程高度关注,孩子们则全神贯注地学习和实践。许多家长表示:“这种活动太及时、太有用了!以前只是口头叮嘱孩子‘别去玩水’,但到底有多危险、遇到危险具体该怎么办,孩子和我们自己都很模糊。今天通过真实案例和亲手操作,印象太深刻了,孩子不仅记住了‘六不准’,更学会了自救和救人的正确方法,我们家长也学到了急救知识,心里踏实多了。” 参与演练的七年级学生崔同学兴奋地说:“我今天学会了怎么用空瓶子做救生工具,还知道了救人不能盲目下水,要喊大人帮忙或者找棍子!”
琥珀潭社区葛宜仙主任在活动总结中表示:“青少年安全无小事,防溺水是暑期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次活动是我们社区深化‘平安暑期’建设、落实落细青少年关爱保护的重要举措。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们‘知道’危险,更要让他们‘懂得’如何规避危险、‘学会’在危险中保护自己和帮助他人。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命保护技能的赋予。”她强调,守护青少年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区、家庭、学校、社会多方联动,形成合力。琥珀潭社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
持续宣传: 利用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网格群等线上线下渠道,持续推送防溺水安全知识和警示提醒,营造浓厚氛围。
加强巡查: 组织网格员、志愿者加强对辖区重点水域(包括黑池坝周边)的日常安全巡查,及时劝阻野泳、戏水等危险行为,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深化合作: 积极与辖区学校、教育机构对接,共享安全教育资源,共同强化学生离校期间的安全管理。同时,加强与专业救援力量的联动,提升社区应急处置能力。
丰富形式: 未来计划开展更多寓教于乐的安全教育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情景剧表演、家庭安全技能挑战赛等,让安全教育更深入人心。
结语:
琥珀潭社区此次“夏日防溺水·安全伴我行”活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的形式,成功地将防溺水安全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将实用的自救互救技能传递到每个家庭。从理论认知到实践操作,从个体意识到社会共治,活动构筑起一道坚实有力的生命安全屏障。这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社区活动,更是对“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的有力践行。随着一系列后续措施的跟进落实,琥珀潭社区将持续为辖区青少年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确保他们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的暑假,让每一个如花般绽放的生命都能在阳光下安然成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人民教育在线”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核:孙诩群 黄霄云 责任编辑:李雪婷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