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通讯员登陆

长春大学成功举办特殊教育学院2025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2025国际幸福日:读懂情绪,未来人类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 锚定文化根脉:当三向教育遇见非遗年俗的生命力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学子服务全国第十五届运动会 学而思践行社会责任,多措并举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伙伴计划,让共青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从“心”出发 山东日昇国际学校携手中国伯肯国际教育学院,共促国际教 解码未来职场:《商务礼仪与职业形象专题讲座》赋能高校 “鸿儒教研”来助力,云南陆良县“教研力”竞赛圆满落幕 AI赋能普通话教育革新 助力港校推广普通话自主学习 泰国格乐大学荣获2025 QS世界大学排名艺术与设计学科 践行“全民阅读”国家战略,句象书店打造复合型公共阅读 德国inne竹节钙重磅亮相专家对话 革新儿童科学补钙新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4年年度好书评选结果正式揭晓 “解锁爱的语言”:北仑新碶中学心理教育实践课引领青少 3 年通过 6 门 CPA 考试,这位非全日制研究生以行动诠释 普林云海重磅发布 “五个唯一” ,铸成湾区高端港式国际 万物杂志年度榜单发布:解码青少年科学教育风向标 诗文朗诵、好书分享、礼仪指导……妇女节高校这样“宠 第26届QSE海外置业移民留学展即将于3月14日在上海盛大 巾帼风采闪耀新时代:洪恩董事王巍巍在巾帼发明家科学家 追光而行,步履生花:从上大悉商到澳门大学,悉商非全日制研 2025年重庆中小学艺术测评工作推进会暨音乐美术教研工 天立教育:助力县域教育提质增效,构建“以点带面”教育改 鱼台县第二实验小学:多维赋能激活课间生态 五育融合培 在标准化赛道上踢“野球”——一个内向少年的逆袭之路 巾帼展英姿 运动绽芳华 ——社区学校举办庆"三八"妇女 海亮科技云校:名师领航新学期,助力学校斩获亮眼佳绩 破局!这所民办本科如何让普通孩子逆袭? 陆燕团队在无线通信网络异常流量检测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5国际幸福日:读懂情绪,未来人类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

发布时间:2025-03-20 来源:共工教育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打印

2025年3月20日,在这第13个国际幸福日。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幸福,追求幸福。

这是因为,从2013年3月20日第一个国际幸福日,我们就注意到,心理学家们认为:未来“幸福感偏低”,将取代饥饿和疾病,成为威胁新新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

13年来,很多人已经从一开始对幸福议题的不以为意,到今天,开始重视和培养幸福的能力!

联合国国际幸福日决议中提到:要想增进人类的福祉,首先要消除导致不幸的因素。

近年来,心理学家们发现了一个现象,在各种来自于社会、家庭和工作场所中的不幸事件中,源于不良情绪的占比越来越大。事实上,随着AI时代的到来,情绪是为数不多的,人类独有,而AI无法替代的优势。而是否能省察情绪,分辨情绪,读懂情绪,将会是AI时代,人类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而 “化消极情绪为积极优势”“以积极情绪创建幸福生活”“用道德情绪铸就意义人生”的能力,是人类决胜AI时代的基本能力。(《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彭凯平)

省察自己和孩子的情绪,而不是工作和学业

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说,对于情绪,如果只能说出“愤怒,焦虑,恐惧,快乐……”这样四五个情绪,那么,我们的认知是远远不足以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情绪问题的。

如果一个人能清晰地了解25个以上的情绪词汇,具有辨别这些情绪的能力,学会处理这些情绪问题的科学方法,那么,他就有了一些省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避免因为情绪而导致不幸的能力。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1)      人类先有情绪,后有认知。

(2)      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是由情绪推动的。

因此,对于那些正在努力提升认知的人们,我们要提醒他们,为了美好的明天,幸福的未来,一定要注意,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曾经有一位母亲,养育了两个优秀的儿女,都考上了名校,家庭幸福美满,可是,却在学业有成之后,儿女不幸因为抑郁症先后离世。这位母亲博览群书,经常和儿女讨论深奥的哲学、地理、历史等书籍,看到孩子少年有成,思维睿智,母亲很欣慰,也很幸福。但是,他们没有构建省察情绪的习惯和思维模式。

人们过于专心提升认知,忙于积累知识,却没有省察那些让一个人“幸福感偏低”的、严重影响其生存的情绪状态。而联合国设立国际幸福日,就是想提醒每个人,未来人类生存面临的最大危机,不再是饥饿和疾病,而是——幸福感偏低。具体来说,就是我们每天最重要的功课,不再是准备食物和工作学习,而是觉察情绪,在初始学习阶段,尤其要学会觉察那些隐藏在工作繁忙、学业紧张背后的“自卑、忧郁、羞怯、失望……”(源自《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中的消极情绪分类)。

这位原本很幸福的母亲,如果她在每天和孩子聊各种知识点、进行睿智的思辨的时候,能觉察孩子们的情绪,那么,她就可以实现持久幸福了。

2025国际幸福日:读懂情绪,未来人类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

(选自:《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来自内心深处的福流》目录,彭凯平著)

奖励善良,培养温暖社会的良好情绪

几年前,一位高校工作的明老师给我讲了她因善良被奖励的经历。有一次,她出差时刚上飞机,就看到另一个通道有一位乘务员和一位旅客一直在讲话,持续了几分钟后,这位老师推测一定是乘务员想说服旅客同意调换座位,而这位旅客显然不愿意。于是,她走过去询问是否需要帮忙,并告诉乘务员自己是单独一个人出差,可以配合调换到任何一个座位。正在发愁的乘务员没想到“救星”自己送上门来,高兴极了。原来是一对带着小双胞胎的夫妇,需要四个人坐在一起,这样就必须有一个乘客调换座位。为此,明老师被安排到了一个三座椅的中间位置,两边是两个体型巨大的肥胖男乘客,明老师不禁暗暗叫苦,这样坐十几个小时飞机,也是不容易啊,不过有省察情绪习惯的她,马上对自己的情绪进行了评估,迅速找到调整情绪的科学策略,告诉自己,这是自己选择要做好事,于是,明老师很快就恢复了自己在做好事的快乐情绪。

飞机即将起飞的时候,乘务员特别过来一再感谢,为了不让乘务员有压力,明老师高高兴兴地表示,自己坐着很舒服。

当飞机升到平流层的时候,乘务长来到明老师的座位旁,邀请明老师随他去换一个座位,社恐的明老师表示不用这么客气,可是乘务长坚持要给明老师换座位。于是,明老师满脸通红地跟着乘务长从经济舱来到了公务舱,乘务长亲自给明老师端上了不锈钢餐具的公务舱午餐。就这样,明老师因为善良被奖励了平生第一次乘公务舱的经历!

这个真实的故事让我很震动,从此以后,再遇到滴滴司机耐心多等了我几分钟;在交通堵塞的时候,司机想尽办法寻找最快路径;快递被送错地址,收到的人送还给我这类事情时,我都会给对方发红包或送礼物致谢,努力像明老师遇到的乘务长一样,去奖励每一个“不因善小而不为”的好心人。

这样一举两得,不仅培养了自己的感恩情绪(源自《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中的道德情绪分类),也鼓励了他人的善良情绪(源自《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中的积极情绪分类)。

我希望这个故事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有益于社会上更多的人显化他们本来就有的这两种美好情绪。

2025国际幸福日:读懂情绪,未来人类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

创建提升幸福感的情绪

有些人总是能在别人眼中苦难的生活中,找到照亮自己人生的幸福之光,另一些人却恰恰相反,总是让岁月静好的生活,变成了人生角斗场。

一位女作家,独自照顾母亲和公公30年,脸上却看不到丝毫沧桑,总是一幅被满满的幸福包裹的样子。她会兴致勃勃地谈论母亲有趣的事情,笑得特别开心,笑完又说起公公这个人特别安静,安静是病卧在床的公公能活到104岁的秘诀。

这位女作家能在别人不敢触碰的艰难生活里,创建了他人眼里根本不存在的幽默,快乐,平静的情绪(源自《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中的积极情绪分类),让自己和两位至亲老人幸福地度过了漫漫30年,实现了被赫拉利称为奢侈品的持久幸福(源自《未来简史》,赫拉利)。

“凭空”创建积极情绪的同时,我们也要觉察那些“凭空”创造消极情绪的人,他们往往对各种人和事抱有复杂多样的对立情绪(源自《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中的消极情绪分类),习惯性地制造被伤害的感觉,并将这种情绪投射到社会、家庭和工作中,从而引发各种冲突,打破亲友和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不过,人类向来有着未雨绸缪的智慧。只要我们尽早通过学习读懂情绪,及时察觉破坏性情绪的端倪,在心头怒火燃起之前,借助认知重评的思维重塑,肠道菌群的情绪调控;AI情感计算的心理预警,神经可塑性训练的情绪免疫——这些前沿心理学研究成果和AI科技,为人们编织成新时代的情绪防护网。

站在文明进化的临界点,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幸福的本质。幸福不再是幻想,而是每个人都将践行的认知革命。

希望这篇国际幸福日的纪念文章,能够提醒每一位遨游在知识海洋中的学子,沉浸在终身学习知识的职场精英,都能意识到,这些事实和知识的学习,大多将被AI替代,而看似远不如科学知识,历史记忆,地理常识……的掌握和理解重要的,关于情绪的学习,才是AI无法替代的,独属于人类的优势品格。建立在读懂情绪基础上的优势品格,是未来人类通向幸福的必经之路!

2025国际幸福日:读懂情绪,未来人类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

《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来自内心深处的福流》:这是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获奖教授送给中国人的情绪生活指南。面世后入选2024中国好书5月榜,2024央视《读书》精选年度好书,《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4年度好书,新华荐书第24期推荐,2024第4期京华好书榜,清华大学出版社年度好书等权威榜单。基于情绪心理学对于改善个人和亲友们生活质量的巨大潜力与必要作用,本书作者彭凯平教授通过对各种情绪困惑案例的观察、研究与分析,展示了寻找消极情绪的积极意义的策略和方法,指导读者认知自我情绪,帮助父母们读懂孩子们的心声,帮助个人有效应对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影响深远的生活情绪的挑战,将“情绪负债”转化为“情绪资源”,进而改善生活质量,感受来自内心深处的福流,成就幸福人生。

参考文献:

[1] 彭凯平.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来自内心深处的福流[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4.  

[2] 【[德]库尔特·勒温 著 拓扑心理学原理[M]. 高觉敷 译. 北京:商务出版社, 2004.

[3] 【美】玛丽·海伦·爱莫迪诺-杨. 情绪、学习与脑[M]. 周频 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

[4] 【美】利昂﹒费斯汀格. 认知失调理论[M]. 郑全全 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9.

[5] 周频. 读懂情绪:倾听身体的声音[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5.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人民教育在线”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核:孙诩群 黄霄云 责任编辑:李雪婷

品牌工程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共工新闻•人民教育在线 香港共工社备:202311号投稿邮箱:gonggongribao@foxmail.com

Copyright ©2010-2024 人民教育在线 cn.edurenm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