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人民教育在线9月3日电 又是一年开学季。随着校园里书声琅琅、操场上生机勃勃,新学期的到来不仅意味着学习的开始,也意味着新的环境挑战。对于学生和老师而言,教室空气质量常常是被忽视却影响深远的因素。
北方冷风南方湿热
教室空气给孩子“出难题”
在北方的校园里,随着秋意渐浓,清晨和傍晚气温偏低。许多学校为了通风,不得不开窗,但刺骨的冷风直吹进教室,让孩子们容易着凉感冒。操场扬尘随风卷入,夹带沙粒和花粉,也常常落在书桌和课本上,让空气变得浑浊。学生一边上课,一边忍受鼻痒、打喷嚏的困扰,课堂专注力大打折扣。
南方的秋季仍旧湿热难耐,教室一旦开窗,潮湿空气和闷热气息立刻弥漫其中。走廊的蚊虫会趁机飞进来,打断课堂秩序。部分学校临近马路,车流的噪音、尾气不时飘进来,让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即便老师提高音量,也难以抵消环境带来的干扰。
虽然南北差异明显,但校园教室里的困境却有共性。几十名学生长时间聚集在一间密闭的教室里,开窗通风往往伴随着冷风、噪音或湿气的侵入;不开窗,又容易让空气沉闷、含氧量下降。如何在保持课堂安静与舒适的同时,让孩子们呼吸到清新空气,正在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难题。
教室里的空气危机
看不见,却真实存在
具体来看,当教室门窗紧闭时,空气质量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怎样的变化?看似安静的课堂,其实正悄悄累积着隐形风险: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教室空间有限,几十名学生长时间呼吸,二氧化碳浓度迅速升高。研究表明,当室内CO₂浓度超过1000ppm时,人体可能出现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长期暴露可能引发慢性健康问题。
病菌与过敏原聚集
秋季是流感和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在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咳嗽和喷嚏产生的飞沫会悬浮在教室中,难以消散,极易在同学之间快速传播。一个学生生病,常常在短短几天内波及整个班级。
异味与湿气积累
没有通风的情况下,书本油墨味、粉笔灰、体味与汗味在空气中混杂,逐渐让教室变得沉闷压抑。南方校园的湿度更高,墙角滋生的霉斑甚至成为新的过敏源。孩子们在这样的空气里学习,难免出现胸闷、头晕,甚至引发健康隐患。
这些问题虽不如教学内容直观,却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与身体健康,正在成为决定课堂体验的“隐形变量”。
课堂沉闷难题如何破?
远大洁净新风给出答案
很多学校尝试通过空调改善环境,但空调只能调节温度,无法增加空气含氧量,也不能去除病毒、粉尘与异味。真正的解决方案,是在保持门窗紧闭的同时,实现空气的流动和净化。
这正是新风系统的意义所在。通过机械送风,新风机能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同时将污浊空气排出,实现持续的空气流动。这样不仅能保持空气含氧量,还能过滤掉污染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不开窗也能呼吸清新空气”。
作为国内较早布局洁净空气领域的企业,远大空气在校园新风应用中提出了“全新风、不混合回风”的原则,专注解决教室空气沉闷,对抗呼吸健康风险。
1. 持续换气,空气时刻清新
远大新风机采用双向流全新风模式,一送一排,持续将富氧空气送入课堂,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异味和湿气。即使门窗紧闭,学生也能时刻呼吸清新空气,避免困倦和注意力下降。
2. 高效灭菌,降低传播风险
秋季是流感和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远大新风内置的高压静电灭菌技术,能持续释放6000V高压静电场,主动吸附并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检测数据显示,对冠状病毒、甲流病毒、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均高达99.99%。在高密度的班级环境中,这相当于为师生筑起了一道“隐形防护墙”。
3. 高效除味,让课堂不再沉闷
学生长时间聚集在一起,粉笔灰、书本油墨味、汗味、体味混合在一起,往往让空气变得沉闷。远大新风通过全新风置换与多级过滤,将这些异味快速排出,保持空气清爽。对于南方潮湿季节易滋生的霉味,也能通过持续通风和排湿得到有效缓解,让课堂真正回归清新。
4. 舒适节能,四季稳定
远大双向流全热交换系统,冬天送暖风,夏天送凉风,避免“开窗受冻”或“开窗闷热”。同时减少空调负荷,降低能耗,实现去味、净化、节能三合一。
5. 经济耐用,全天候守护
粗效过滤器和静电除尘器均可水洗,维护成本低;设备功耗低,即便长期开机也无需担心电费负担。对于学校这种高频使用场景,既节能又实用。
6. 智能管理,空气数据可视化
远大新风支持APP和监控系统连接,可实时查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PM2.5、温湿度等数据,校方可直观掌握空气状况,让空气健康“看得见”。
案例分享
北京凯文学校海淀校区
北京凯文学校海淀校区成立于2016年,由凯文教育集团举办、清华附中负责教学管理,作为一所覆盖1-12年级的国际化双语学校,秉持“自由、勇气、高度”的教育精神,致力于为学生营造兼具学术高度与国际视野的学习环境。校园占地近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以花园式低密度格局构建起现代化国际校园氛围。
为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学校引入远大洁净新风系统,对教学楼、办公楼、体育馆及演艺中心等核心区域进行全面改造。项目中共配置3台20000m³/h、5台10000m³/h、23台3000m³/h及86台500m³/h的新风机,形成分布合理、功能互补的空气保障体系。以中学部为例,其6800平方米的教学区域设计新风量为48500m³/h,可实现每小时2-3次换气,确保人均新风量符合并优于国家标准。
在设计上,学校充分考虑教学使用需求与建筑美观:小型机组采用无风管直送模式,大中型机组则通过远送风方式减少对原有装修的破坏;配套150kW空调盘管并由远大空气源热泵供能,有效平衡冷热负荷;未预设风井的楼层通过墙外定制风管引入新风,并以红灰相间的铝皮装饰,与建筑外观协调一致。同时,校园全面安装空气品质监控系统,实现空气数据的实时监测与可视化展示。
经过运行检测,校区室内空气品质显著改善:室外PM2.5浓度为105μg/m³时,室内仅为1μg/m³;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900ppm以下,远低于1000ppm的国标上限;室内甲醛浓度稳定在0.01mg/m³,远低于国标0.1mg/m³标准。换算至节能效果,18年热回收量达169万kWh,节省空调费用约65万元;19年热回收量提升至263万kWh,节省费用超百万元。
通过本次系统性改造,北京凯文学校不仅让学生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自由呼吸到清新空气,更在绿色节能、智慧校园建设上树立了国际化学校的标杆,为教育与健康的融合提供了可借鉴的示范。
课堂质量不仅在于师资与教材,更在于环境。空气清新与否,直接影响孩子的专注力、免疫力乃至健康成长。
对北方而言,新风系统则让孩子在不开窗的情况下远离冷风与扬尘;对南方而言,新风系统帮助教室摆脱湿热和异味。面对不同难题,远大洁净新风都能带来更科学、更健康的课堂空气答案。
开学季是新气象的开始。面对南北不同的气候挑战,密闭教室的空气问题不容忽视。远大新风通过持续换气、有效过滤与节能舒适,为课堂带来清新、安全的呼吸环境,让师生在最自然的空气里专注学习、健康成长。
未来,当我们谈论“优质教育环境”时,不应只想到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还应包含最基础却最关键的一环——空气质量。而在这一环上,远大新风,正在成为课堂里那位安静却不可或缺的守护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人民教育在线”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核:孙诩群 黄霄云 责任编辑:李欣怡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