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通讯员登陆

陕西省大学生赴山西省洪洞县、石楼县法治宣讲团开展反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青”力助振兴,实践绘乡图 新学期新体验:湖南联通AI智慧应用赋能校园迎新季 四川华蓥:亲子研学进稻田 广西桂林:新生学习应急救护技能 安徽亳州:养生集市人气旺 贵州绥阳:第二届布谷鸟杯观鸟科普赛开幕 雄江:从水库移民镇到旅游胜地的蜕变 “广寒丹华”月全食直播圆满落幕,千万观众共赏年度“红 赓续红色薪火 培育时代新苗 清水镇推出红色儿童舞台剧 南审经济学院 “赤心经略・笃行济世” 小分队赴多省红 枝叶关情,正身以廉,浙江工业大学尚法小青莲实践团绘就“ 青春力量入乡土,反诈宣传守万家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学生热切关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艾”心同行,豫振乡村:探寻艾草文化,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粤疆推普课堂滋润童心,敬老慰问共传乡土情 你我推普同音,粤疆振兴同行 渭南职院机电学院开展“智嗅先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5一带一路高校人工智能胜任力培养学术会议举行 安农学子乡村行:以科技种养循环,赴振兴青春之约 三下乡・知农行:华中农大 “知农行远队” 赴三省六县市 开学第一周,孩子注意力下降?空气健康是关键一课 连续十季度增长!解码学大教育增长韧性:垂直深耕、多元布 00后女大学生扎根田地,蹚出粮药兼作共富路 “越过山丘,炬火依旧”——2025成都理工大学“微光成炬 湛江科技学院团队斩获金砖国家数字医疗创新银奖--自主 凝心铸魂育英才 航天逐梦启新程|中国航天科工二院“ 开封大学在2025年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中荣获佳绩 从资源困局到智慧教育标杆,一所县域中学的数字化启示录 学而思开放日展现AI+教育探索新成果 主张“提问是更

锚定文化根脉:当三向教育遇见非遗年俗的生命力

发布时间:2025-03-20 来源:共工教育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打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他指出,青少年学生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2024年12月,“春节”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在这一历史性背景下,南宁市良庆区海晖路小学以"向上·向美·向远"的海韵德育理念为指引,借助海亮科技集团“星未来”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发起"年韵传扬·共启新章"寒假实践活动。

全校29个班级、600+学生化身"非遗传承小使者",通过扫尘、写福、守岁等8项年俗实践,在劳动教育中培育"向上"品格,在艺术创作中涵养"向美"情操,在文化浸润中铸就"向远"志向。

文化根脉:用数字叙事

一年级黄伍依和妈妈合作完成蛇年主题窗花,红纸翻飞间发现"原来窗花不只是装饰,更是活着的文化密码"。而朱秦壕则用画笔传递家国情怀,两小时精心绘制的"民族团结"手抄报上,56个民族的小人手拉手环绕天安门,他骄傲地说:"画完更懂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宾阳县新春非遗炮龙节的锣鼓声中,二年级黄宗翰兴奋地追着炮龙奔跑,鞭炮声中飘散的年味让他"第一次读懂什么是'龙的传人'"。南山村“全猪团拜年,欢喜迎蛇年”的活动现场,五年级邱蕴晰在团圆热烈的氛围中欢呼雀跃:"原来抢米比奥数题还刺激!"

“星未来”平台记录的不仅是200余份窗花照片和100余次扫尘打卡,更是文化基因的当代显影:当黄宗翰在宾阳炮龙节的硝烟中舞动龙珠,当林忠浩的志愿服务数据汇入社区环保图谱,传统年俗正通过青少年的身体力行,在数字土壤中萌发新的毛细根须。学校后台监测到的,是44.9%参与率背后700个家庭正在重构的文化呼吸节律。

科技赋能:传统与现代接榫

海亮科技"星未来"平台构建起文化传承的数字根系,通过微信小程序的无缝衔接,将千家万户的春节实践转化为可追溯、可生长的素养图谱。当家长轻点"上传"按钮,灶台上形态各异的饺子、书房墨迹未干的春联、社区志愿服务的瞬间都将在星未来转化为云端成长档案,成为孩子成长的注脚。

从传统的纸质报告单到数据活化,动态画像的“数字档案”,这场静默的数字化转型,让"向上向美向远"的教育理念有了具象刻度:陈允达擦玻璃时滴落的汗珠,此刻正在服务器里凝结成劳动素养的晶莹坐标;黄奕然亲手制作的元宝形饺子,经由算法解析出民俗认知的生动参数。教育,就这样在数字与人文的共生中完成代际供氧。

教育深耕:文化与成长自觉

本次活动涌现的1800+件优秀作品,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育人理念的具象化表达:

向上·劳动之美:2103班覃怡月上传的扫尘对比照里,见证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成长;1902班谢智城在劳作中感受到父母日复一日的辛苦付出。

向美·艺术之韵:2402班钟其橦用纽扣拼贴《民族团结一家亲》,56色纽扣恰如"石榴籽紧紧相拥";2203班魏铭元自己动手制作花灯,五彩缤纷的光影里承载着传统文化与艺术。

向远·文化之根:2403班莫云舒在田东博物馆完成"平安喜乐"年画拓印,墨香里流淌着对非遗保护的思考;2203班李伊菡在五象湖公园观看非遗传统香火龙活动,激情澎拜中激荡着文化的根脉。

这些实践印证着周日新校长在颁奖典礼上的论断:“当孩子开始学习年俗知识并通过实践亲身参与到年俗活动当中时,文化传承便从知识记忆升华为价值认同。”

未来已来:传承永续生长

随着6名“未来星生”接过荣誉证书及礼品,“未来星班”的流动红旗悬挂于二年级6班的教室时,这场寒假实践已悄然埋下种子。

3月起,学校将陆续借助海亮科技”星未来“平台举办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      四月读书日主题活动

○      五一劳动节主题活动

○      端午节&儿童节主题活动

正如周日新校长所言:“当饺子包进劳动课,春联写进美术展,扫尘列入素养评价,传统就融进了每一朵浪花中的生命中,文化便生根在这一片蔚蓝的海洋里!

这个寒假,海晖学子以扫尘为笔、以窗花为笺、以年俗为舟,在“星未来”平台构建的数字化土壤里,生长出向上攀援的根系、向美舒展的枝叶、向远延伸的年轮。新学期伊始,那些存储在云端的劳动打卡记录、AI生成的美育成长图谱、家庭共同建构的文化记忆,将继续在三向教育的阳光下,长成支撑孩子们走向未来的精神脊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人民教育在线”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核:孙诩群 黄霄云 责任编辑:李雪婷

品牌工程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人民教育在线》编辑部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共工新闻•人民教育在线编辑部 香港共工社备:202311号投稿邮箱:gonggongribao@foxmail.com

Copyright ©2015-2025 《人民教育在线》编辑部 cn.EDUrenm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