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通讯员登陆

陕西省大学生赴山西省洪洞县、石楼县法治宣讲团开展反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青”力助振兴,实践绘乡图 新学期新体验:湖南联通AI智慧应用赋能校园迎新季 四川华蓥:亲子研学进稻田 广西桂林:新生学习应急救护技能 安徽亳州:养生集市人气旺 贵州绥阳:第二届布谷鸟杯观鸟科普赛开幕 雄江:从水库移民镇到旅游胜地的蜕变 “广寒丹华”月全食直播圆满落幕,千万观众共赏年度“红 赓续红色薪火 培育时代新苗 清水镇推出红色儿童舞台剧 南审经济学院 “赤心经略・笃行济世” 小分队赴多省红 枝叶关情,正身以廉,浙江工业大学尚法小青莲实践团绘就“ 青春力量入乡土,反诈宣传守万家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学生热切关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艾”心同行,豫振乡村:探寻艾草文化,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粤疆推普课堂滋润童心,敬老慰问共传乡土情 你我推普同音,粤疆振兴同行 渭南职院机电学院开展“智嗅先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5一带一路高校人工智能胜任力培养学术会议举行 安农学子乡村行:以科技种养循环,赴振兴青春之约 三下乡・知农行:华中农大 “知农行远队” 赴三省六县市 开学第一周,孩子注意力下降?空气健康是关键一课 连续十季度增长!解码学大教育增长韧性:垂直深耕、多元布 00后女大学生扎根田地,蹚出粮药兼作共富路 “越过山丘,炬火依旧”——2025成都理工大学“微光成炬 湛江科技学院团队斩获金砖国家数字医疗创新银奖--自主 凝心铸魂育英才 航天逐梦启新程|中国航天科工二院“ 开封大学在2025年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中荣获佳绩 从资源困局到智慧教育标杆,一所县域中学的数字化启示录 学而思开放日展现AI+教育探索新成果 主张“提问是更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新时代工匠精神育人的高校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1 来源:人民教育在线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打印

人民教育在线7月11日电(闫义夫 于静楠)在新时代产业变革浪潮奔涌、国家呼唤高技能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深刻把握时代脉搏,置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与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战略高度,以“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为理念,打造了一批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品牌活动。学校主动作为,聚焦“进校园、进课堂”核心路径,以系统思维和创新实践,探索构建了富有石化行业特色、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工匠筑牢根基。

一、思想铸魂、科学设计,推动工匠精神入脑入心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坚持把工匠精神培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系统性、前瞻性布局。明确将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分解为可量化、可评价的育人指标,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保培育工作有章可循,大力弘扬以“问学穿石、修身诚化”校训精神为核心的“抚油精神”。通过开学典礼、毕业教育、主题班团会、校友报告会等形式,先后邀请全国技术能手岳景春、“断指铁人”王尚典、全国劳动模范边江等行业翘楚登上“石化劳模讲堂”,以“面对面”的赤诚对话点燃学子的职业理想。岳景春用24年“零差错”的检修传奇,诠释了“干一行、终一生”的执着;王尚典以残缺之手勇夺全国车工冠军的事迹,让“铁人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生。这些“行走的教科书”不仅带来精湛技艺的传授,更以“一身工装、两鬓风霜”的奋斗历程,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深植学子心中,让抽象的工匠精神变得可知可感、可学可做,在学子心中播下匠心种子。学校精心打造“杰出校友风采墙”、大国工匠事迹专题展览,图书馆设立“工匠精神”主题阅读专区,利用校报、官网、官微、校园广播站等全媒体矩阵,持续推送工匠故事、行业楷模、技术前沿动态,让工匠精神的视觉符号与文化气息弥漫校园每一个角落,浸润学生日常。

二、课堂固本、多维融合,深耕工匠精神培育主阵地

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着力破除传统课堂与工匠精神培育“两张皮”现象,推动工匠精神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体系。在课程建设方面,致力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思政课教师深入挖掘我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史中的奋斗篇章与精神富矿,特别是铁人王进喜等楷模事迹所展现的产业报国情怀与攻坚克难意志。专业课程教学则聚焦提炼蕴含于石油炼制、化工工艺、设备维护、储运安全等各个环节的严谨规范、精细操作、质量至上、安全为本的职业操守与专业伦理。在教学模式创新方面,大力推广基于真实生产情境的“项目式教学”(PBL)、“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引入“工程师上讲台”机制,聘请企业高级技师、技术能手担任实践导师,构建“基础实验-专业实训-综合设计-企业实习-创新实践”五阶递进的实践教学链,“手把手”传授和“火眼金睛”般纠偏,将书本外的“绝活”与“门道”直接带到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真刀真枪”的历练中淬火成钢。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学校实现了工匠精神培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养成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职业素养,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石油化工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文化滋养、校企协同,拓展工匠精神涵育大课堂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以文化滋养为根基,通过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构建起工匠精神培育的立体化大课堂。学校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突破传统校园文化建设的局限,将企业文化精髓有机融入育人全过程,形成独具特色的“双文化”育人生态。在校企文化融合方面,学校创新实施“五个一”工程,即共建一批企业文化教育基地,共编一套行业文化读本,共设一组企业奖学金,共办一系列文化讲座,共创一个文化展示平台。学校还特别注重将企业文化要素转化为教学资源,将企业理念转化为课程思政案例,把企业的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安全规范等,改编成实训教学模块,通过这种“文化-知识-技能”的转化机制,实现了工匠精神培育的可操作化、具体化。近年来,学校涌现出多个在全国大赛中摘金夺银的优秀团队,这些闪耀的竞赛成绩既是育人成效的生动体现,更是校园工匠文化培育的丰硕成果。学校成功构建了校企协同育人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使工匠精神的培育既彰显文化引领的思想高度,又体现实践锤炼的育人深度,更蕴含情感共鸣的教育温度,为培养德才兼备、技艺精湛的新时代卓越工匠构筑了坚实的育人体系。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弘扬工匠精神,不仅是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生动诠释,更是对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学校通过思想铸魂、课堂固本、文化滋养三大维度的系统构建,实现了工匠精神培育从理念到实践、从课堂到企业、从知识传授到价值塑造的全面贯通,打造了具有鲜明石化特色的育人品牌。这种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培养模式,既传承了红色基因,又注入了新时代的育人内涵,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面向未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让工匠精神的种子在更多学子心中生根发芽,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培养更多德才兼备、技艺精湛的高素质人才,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更加辉煌的育人篇章。(供稿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主义学院 )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人民教育在线”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核:孙诩群 黄霄云 责任编辑:李晓彤

头条要闻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人民教育在线》编辑部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共工新闻•人民教育在线编辑部 香港共工社备:202311号投稿邮箱:gonggongribao@foxmail.com

Copyright ©2015-2025 《人民教育在线》编辑部 cn.EDUrenm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