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标榜学子深入基层一线,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6月28日-29日,体育与旅游学院“五微工坊”团队在万清丽、韦立阳、周美玲、陈罗玲4名老师的带领下,组织17名学生志愿者奔赴桃源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聚焦关怀乡村特困供养老人、劳动教育实践、乡村文化宣传与产业调研等主题,将专业所学与地方需求紧密结合,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责任,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爱心传递,情暖桑榆:关怀乡村特困老人】
活动前期,学院师生积极发起爱心募捐。抵达桃源村后,在当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团队深入走访慰问了10户特困供养老人,送上了精心准备的慰问物资。志愿者们与老人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将温暖与关怀送到老人心坎上,为乡村注入了青春暖流。
【知行合一,技能服务:烹饪专业显身手】
8日中午,烹饪专业的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专业技能,提前采购新鲜食材,以当地特色物产为基础,为全体社会实践成员及村干部精心烹制了包含炒鸡、清炒时蔬等可口家常菜的午餐。这一行动不仅展现了学以致用的实践精神,也体现了服务基层、服务团队的宗旨。
【彩绘乡村,美化家园:艺术助力新风尚】
29日,团队中的5名美术爱好者拿起画笔,在村庄主干道、文化广场的空白墙面与台阶上挥毫泼墨。一幅幅展现乡村新貌、弘扬文明新风的生动图景跃然于墙,为村容村貌增添了亮丽色彩。
“脚底沾满泥土,心中才有力量。”此次桃源村之行,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体育与旅游学院“五微工坊”团队的学子们不仅运用专业技能服务了乡村,更在实践中深刻体悟了“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时代内涵。他们用实际行动在基层一线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精神风貌,为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智慧与力量。
撰稿人:万清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人民教育在线”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核:孙诩群 黄霄云 责任编辑:李雪婷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