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通讯员登陆

陕西省大学生赴山西省洪洞县、石楼县法治宣讲团开展反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青”力助振兴,实践绘乡图 新学期新体验:湖南联通AI智慧应用赋能校园迎新季 四川华蓥:亲子研学进稻田 广西桂林:新生学习应急救护技能 安徽亳州:养生集市人气旺 贵州绥阳:第二届布谷鸟杯观鸟科普赛开幕 雄江:从水库移民镇到旅游胜地的蜕变 “广寒丹华”月全食直播圆满落幕,千万观众共赏年度“红 赓续红色薪火 培育时代新苗 清水镇推出红色儿童舞台剧 南审经济学院 “赤心经略・笃行济世” 小分队赴多省红 枝叶关情,正身以廉,浙江工业大学尚法小青莲实践团绘就“ 青春力量入乡土,反诈宣传守万家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学生热切关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艾”心同行,豫振乡村:探寻艾草文化,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粤疆推普课堂滋润童心,敬老慰问共传乡土情 你我推普同音,粤疆振兴同行 渭南职院机电学院开展“智嗅先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5一带一路高校人工智能胜任力培养学术会议举行 安农学子乡村行:以科技种养循环,赴振兴青春之约 三下乡・知农行:华中农大 “知农行远队” 赴三省六县市 开学第一周,孩子注意力下降?空气健康是关键一课 连续十季度增长!解码学大教育增长韧性:垂直深耕、多元布 00后女大学生扎根田地,蹚出粮药兼作共富路 “越过山丘,炬火依旧”——2025成都理工大学“微光成炬 湛江科技学院团队斩获金砖国家数字医疗创新银奖--自主 凝心铸魂育英才 航天逐梦启新程|中国航天科工二院“ 开封大学在2025年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中荣获佳绩 从资源困局到智慧教育标杆,一所县域中学的数字化启示录 学而思开放日展现AI+教育探索新成果 主张“提问是更

澜之助学资中女足进清北:梦想与拼搏的交响

发布时间:2025-06-26 来源:凤凰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打印

2025年6月21日至22日,由澜之教育基金会、民盟中央妇女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体育部、民盟清华大学委员会、民盟北京大学委员会承办的“资中女足进清北”活动成功举行。活动以“加强足球青训・青少年女足发展经验交流与未来展望”为主题,旨在探索教育与体育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的资中女足培训是四川省体教融合的一张靓丽名片,38年前的资中女足队员,用简陋的背篓装下她们简陋的训练装备,也装下了她们美好的期盼和未来,以“背篓女足”之名走进大众视野,她们凭借着对足球的热爱和顽强的毅力坚持着,并在女足领域取得了令人侧目的优异成绩。如今,“背篓女足精神”继续激励着新一代资中女足十五六岁的姑娘们不断成长,也发展形成了“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科学训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乡村体育的“背篓精神”。

21日下午,全国政协常委、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委、民盟四川省委会主委刘旭光出席在清华大学北体育中心之家举行的“资中女足进清华”经验交流座谈会并讲话,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民盟四川省委会副主委蔡光洁,四川省凉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民盟四川省委会副主委周仕伦,四川省政协党组成员、办公厅副主任、机关党委书记赵亮,清华大学体育部党委书记马新东,四川省内江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内江市委会主委邓国军,民盟中央常委、民盟中央妇女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李玮,民盟中央常委、民盟中央妇女委员会副主任,民盟清华大学委员会主委史琳,北京大学统战部副部长李晓鹏、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工会教师足协主席许斌等嘉宾以及资中女足队员和教练员共约八十人参会。

刘旭光在讲话中,首先对前来参加活动的资中女足表达了诚挚的欢迎。他衷心感谢澜之教育基金会、民盟中央妇女委员会以及清华大学体育部,凭借公益的强大力量,为资中女足的姑娘们搭建起这次无比珍贵的参观学习平台。此次活动意义非凡,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背篓女足”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与清华大学“无体育,不清华”的优良传统实现了深度共鸣、有机融合,深刻体会到在新时代背景下,体教融合、乡村振兴以及民主党派担当所蕴含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而今天这场活动,恰恰是新时代体教融合的一次生动且富有成效的实践展示。以体育为有力支撑,赋能教育发展;借教育的丰硕成果,反哺乡村建设。四川,作为西部的人口大省,正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步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体育与教育的深度交融,无疑会为乡村发展注入全新活力。事实证明,一支充满活力与拼搏精神的足球队,能够全面带动一所学校的体育氛围与教育理念提升;一群心怀梦想、努力追梦的少年,足以影响和激励一代人的成长与奋进。

作为以教育为主界别的民主党派,民盟四川省委会始终坚定不移地将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作为履职的核心与重点。从持续开展的“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到“盟爱光明行”,从扎实推进教育帮扶工作到积极投身体育公益事业,我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是人才,而人才培养的根基则在于实现教育公平。刘旭光满怀期待,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社会力量聚焦四川乡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培养以及赛事体系完善等关键领域,让承载着拼搏与希望的“背篓精神”,在广袤的巴蜀大地持续传承、熠熠生辉。

马新东教授以《竞技体育中的运动生理学实践应用》为题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开课。他通过“无体育不清华,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清华体育精神开场,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科学训练方法在竞技体育中的实际应用,强调了身体机能与心理素质协同发展的重要性,给在场队员们和教练带来了极具启发性的震撼,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共鸣。

许斌教授在《足球运动与科学》的主题演讲中提出用科技手段支持青训发展的先进构想。

资中女足代表王晨西分享了从日常训练到赛场拼搏的艰辛与荣光,也表达了在成长路上对指导、资源和平台的渴望,赢得了与会者阵阵掌声。

座谈会由民盟中央教育委副主任、澜之教育基金会常务理事张雯松主持,他首先介绍了基金会在青少年体育教育领域的实践探索,强调教育与体育协同发展对青少年全面成长的关键作用。

座谈会后,资中女足和清华大学女足、教授足球队联队在清华大学历史悠久的西大操场举行了友谊赛。赛前,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原第一副主席、澜之教育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张梅颖,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民盟中央代理秘书长、宣传部长张峰,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等亲临现场并为队员们加油鼓劲,张梅颖和过勇为友谊赛开球。比赛中,资中女足姑娘们展现出良好的技战术素养和团结协作精神,清华女足和教授联队则以娴熟配合与丰富经验稳扎稳打,比赛精彩纷呈。

活动当天上午,资中女足参观了清华园。漫步百年校园,队员们沉浸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领略着清华精神的魅力与时代风采。此次参访不仅拓宽了队员们的视野,也在她们心中埋下了一颗颗关于梦想与奋斗的种子。

22日上午,资中女足队员和教练员们前往北京大学进行参访学习,她们参观了北大校史馆和邱德拔体育馆,对体育科学化、专业化发展有了更深认识。

上午十点,由民盟中央妇女委员会和澜之教育基金会主办的“资中女足进北大”经验交流座谈会在北京大学五四运动中心召开,刘旭光出席并讲话,北京大学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魏中鹏、蔡光洁、周仕伦、赵亮、邓国军、史琳、张雯松、民盟中央妇委会副主任高辉等和女足队员们教练员们共同参加,会议由民盟中央妇女委员会主任、民盟北京大学委员会主委李玮主持。

刘旭光在讲话中表示,北京大学自创办以来,始终秉持“健全人格,体育为先”的育人理念。此次资中女足姑娘们走进北大,正是两种精神的璀璨交融——乡村少年的坚韧质朴与北大的厚重包容相映生辉,共同书写了新时代青春奋斗的动人诗篇。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为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北京大学百年来坚持“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始终将体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支柱,而今日的活动,正是新时代背景下体育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鲜活范例——以体育赋能教育创新,以教育反哺乡村发展,形成双向促进的良性循环。

作为西部人口大省,四川正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四川建设,积极探索“体育+教育+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径。我们期待与北京大学深化合作,将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四川乡村腹地,让更多像“背篓少年”一样的乡村孩子,能通过体育与教育改写命运轨迹;更期待资中女足的奋斗故事成为燎原星火,激励万千乡村少年勇敢逐梦,在时代舞台上续写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章。

魏中鹏发表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他深刻阐述体育交流对校地合作与青少年成长的意义,欢迎资中的姑娘们来到这所一百二十七年传承的包含深厚文化底蕴的大学交流学习,希望“百年北大”和蔡元培先生提出的“兼容并包”学术精神能够给姑娘们带来更多的心灵浸润。

蔡光洁指出,体教融合在西部地区乡村人才振兴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小学需要不断推进加强体育建设和体育改革走深走实,为“五育并举”做好支撑,为实现“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她感谢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发挥头部高校资源优势,为校园女足发展探索一条体教融合的创新之路,勉励资中女足姑娘们继续拼搏、不畏艰难,并多向北大女足的姐姐们学习。

资中女足队长高媛媛分享了她们从基层起步的奋斗历程,讲述在资源有限、场地简陋等困难下,凭借对足球的热爱和拼劲取得进步的故事,感动在场众人。

北大女足代表黄秀梧也分享了她们在北大的训练与比赛经历,表达对资中女足拼搏精神的钦佩,并希望将这种精神融入自身的训练中。

会后,在五四运动中心操场,资中女足与北大女足进行了一场激烈精彩的友谊赛,双方球员全力以赴,展现了精湛的球技和良好的体育精神,赢得场边观众阵阵喝彩。

资中女足此次走进清北的行程,是一次全方位的学习与交流之旅。她们不仅在与高校球队的切磋中提升技艺,更在与专家学者的交流中拓宽视野、汲取知识养分。通过搭建这样的平台,让西部地区的青少年女足运动员有机会接触更高层次的教育资源与理念,为她们的全面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人民教育在线”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核:孙诩群 黄霄云 责任编辑:张川

共宣单位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人民教育在线》编辑部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共工新闻•人民教育在线编辑部 香港共工社备:202311号投稿邮箱:gonggongribao@foxmail.com

Copyright ©2015-2025 《人民教育在线》编辑部 cn.EDUrenm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