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在玻璃制造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师生团队联合研发的轻载型、高精度、高效立式堆垛机引发行业广泛关注。这款集智能抓取、AI 视觉和预测防护于一体的轻载型、高精度、智能堆垛机,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更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显著优势,为传统玻璃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该研发项目由学院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统筹,赵成凤和肖正两位老师牵头指导,汇聚了工业机器人邓竣予同学(负责抓取系统机械结构设计优化)、智能网联张如兴同学(负责AI视觉算法)等专业的5名优秀学生组成的“垛峰动力”团队,各成员分工明确,协同推进项目研发。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不仅提供了专业的实验室场地和研发资金支持,还搭建了与行业企业对接的平台,为项目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依托这一有力保障,学生团队负责人邓竣予同学表示:“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我们从行业痛点出发,经过两年半的技术攻关和数十次方案迭代,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团队研发的智能自适应抓取系统采用创新的多层聚氨酯唇边吸盘设计,可一键适配不同规格玻璃,耐磨抗压性能较传统设备提升30%,完美解决了重型玻璃抓取难题。AI视觉系统通过自主研发的LCFI神经网络模块,配合多光谱成像技术,实现±0.2mm的超高定位精度,大幅提升了堆垛准确率。预测性防护系统则基于Wiener退化模型,能实时监测关键部件状态,将堆垛倒塌风险降低90%以上,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三大核心系统的研发过程中,团队也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学生团队成员冯稚皓补充道:“在研发过程中,我们遇到过吸盘系统失效、定位精度不足等诸多技术难题,但在老师们的专业指导和学校的全力支持下,通过反复试验和改进,最终都找到了最优解决方案。”这个项目充分展现了学校“产教融合”的育人理念。肖正老师介绍:“从最初的创意构思到最终的产品落地,学生们全程参与,不仅掌握了专业技术,更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目前,该设备已在多家光伏玻璃龙头企业完成实测,数据显示单日堆垛量提升40%,破损率降至0.5%以下,人工成本降低80%,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项目已申请国家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3项,并入选2025年度工信部“智能装备重点推广目录”。随着与福耀玻璃、京东物流等行业龙头合作的深入推进,首台商用设备预计将于年内正式交付,为中国制造智能化转型注入新的活力。学校表示将继续支持该项目发展,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人民教育在线”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核:孙诩群 黄霄云 责任编辑:李欣怡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