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通讯员登陆

电视剧《百团大战》主题歌《甘把热血化彩环》 中国东方教育全面合作支付宝,学厨师、美容美发可上支付 新职位与职业发展机遇:俄铝进军中国人才市场 全球非遗文化交流论坛在京举办 共绘非遗国际传播新蓝 新东方与汇丰中国达成合作协议,打造金融+留学一站式服 理想树图书《初中上分卷》:初中上分卷,提分不设限 理想树图书《初中必刷题》:初中做习题,当然必刷题 广东省地震局与希沃签署地震预警信息传播授权协议,共筑 行知思想对话北美教育,中加行知教联体成立 希沃联合发起的《2025未来课堂AI智慧教室教学装备产业 王德军——国学传统发展路上的践行者 搭建语言之桥,讲述文化之美——新东方新书《用英文讲好 “密境智探”无人机:高敏感探测技术创新引领多领域应用 技术破局!广轻工研发光伏清洁机器人攻克运维难题 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肖志国在校座谈交流 “战马全能小将系列赛”引爆国庆青少年体育热潮 未来π对·智引无界——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万有 “护航未来,安全‘童’行”——新就业群体亲子家庭交通 西安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第八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 郭天西:心系桑梓,“一封家书”彰显新时代文明风尚 非遗展演+茶山体验+竹海风光!阳西东水竹里旅居小镇国庆 非遗展演+茶山体验+竹海风光!阳西东水竹里旅居小镇国庆 “国际朋友圈”扩容!11国驻华大使为雨城点赞 ——“‘ 百廿正芳华 多元育英才 一一棠湖小学建校120周年学 Ivy Fertility 旗下 PNWF 医生 Jamie Massie 将于 11 第三届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发展与数字化转型学术研讨会举 五年级秋季课程“秋日颂歌思英烈 阅兵风采照童心” 传承希贤精神,培育时代新人!“希贤班”全国启动仪式在 世界冠军林丹携手北外海附 打造国际羽毛球教育新标杆 2025 哈佛 HSYLC 京沪杭深四地盛大闭幕:A Journey of B

电视剧《百团大战》主题歌《甘把热血化彩环》

发布时间:2025-10-30 来源:人民教育在线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打印

电视剧《百团大战》主题歌《甘把热血化彩环》——音乐与诗学的抗战记忆书写

     作词

楚兴元  作曲

杨洪基  演唱

1992年诞生的电视连续剧《百团大战》主题歌《甘把热血化彩环》,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坐标下重新显现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这首由江雪作词、楚兴元作曲、杨洪基演唱的作品,既延续了延安时期抗战文艺的集体主义精神,又融入了1990年代艺术创作的现代性表达,其音乐文本实现了一个对民族战争记忆的艺术重塑。

在音乐本体层面,楚兴元采用了具有强烈戏剧性的ABA'三段体结构。主歌部分以d小调铺陈出沉郁的底色,弦乐组以连续下行的半音阶暗示征途的艰险,这种手法令人联想到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中"侵略主题"的压迫感。当音乐行进至"疾风助我正义之战"时,突然转入F大调的副歌段落,铜管乐器以ff力度奏出进行曲节奏,这种调性对比恰如黑暗中的烽火骤燃。值得注意的是杨洪基的演唱处理,他在"看我男儿铮铮铁骨"的"铮铮"二字上使用戏曲中的喷口技法,辅以胸腔共鸣产生的金属质感,使声音本身成为武器化的政治隐喻。1992年录音版本中刻意保留的呼吸声(如"硝烟"一词尾音的轻微颤抖),与电子合成器模拟的雷声效果形成古今对话,这种声音考古学的处理方式,使历史记忆获得了可感知的物理形态。

歌词文本的文学建构呈现出高度的意象自觉。江雪通过自然意象、身体意象与神话意象的三重编码,构建出一个立体的战争诗学空间。"万里河山"作为空间载体、"疾风"作为力量媒介、"洪流"作为历史动力的自然意象群,与"丹心""铁骨""热血"等身体器官意象形成物质性呼应,最终在"气贯长虹威震九天"的神话维度完成精神升华。这种意象转换暗合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将军事行动升华为宇宙秩序的维护行为。由此使得这一场战争的意义,由民族战争上升为人类反法西斯的国际主义战争,以及人类生存中与天地和谐的正义与人道主义战争,而不再是单一的民族仇恨。这是一种大悲,更是一种大爱,由此而使得江雪创作的歌词,具有了长远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在百团大战中,聂荣臻将军救下了两个日本孤儿,将日本女孩美穗子抱在怀里,洗净梨子哄她吃下,最后送回(石家庄)日本军营。因为聂荣臻把日本孩子当作了我们自己的孩子。这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更是一种超越民族主义而抵达人类终极生存的人道主义。从战地箩筐里放着的几颗梨,到(北京)重逢时互赠的和服人偶与小白兔玩具,这段跨越硝烟的人性光辉照亮了中日交往史。四十年后,白发苍苍的美穗子紧握救命恩人聂荣臻元帅的手泣不成声。

江雪先生创作《甘把热血化彩环》这首歌词时,深入研究学习百团大战和抗日战争史,并在拍摄现场体验战争场景。在此片的插曲中,江雪还专门写下了“人间唯寻这样的情”精彩、深刻、动人的描述,由周玲燕演唱,让电视剧达到了一个情感真挚流露的高潮。重要的是,江雪先生从小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对中国人经历的战争灾难,尤其是中国人在那种艰难的环境下依然表现出来的恻隐之心和人道主义的感知,使得江雪先生一气呵成创作出这首歌词。当楚兴元作曲时,同样从中感触到了坚苦卓绝的战争中,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大爱精神。词、曲,完美合一。在"洪流冲断枷锁铁链"的经典段落中,隐喻链的运用展现出惊人的视觉转化能力——"枷锁铁链"的静态压抑被"洪流"的动态冲击解构,这个物理过程同时完成了"压迫-解放"的政治叙事。押韵策略上,全篇贯穿的"an"韵(难/山/顽/天/链/烟/环)形成封闭的声音回路,闭口音产生的压抑感与歌词内容的爆发性形成张力,这种声义矛盾恰恰模拟了战争中的心理挣扎。

作为抗战文艺谱系的重要节点,这首歌与《黄河大合唱》形成耐人寻味的代际对话。冼星海笔下"风在吼"的自然拟人化,在江雪这里发展为"疾风助我"的主客体协作;《保卫黄河》中"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的群像描写,被"看我男儿铮铮铁骨"的特写镜头取代。这种从宏观叙事到个体彰显的转变,折射出1990年代人文精神觉醒的历史轨迹。但歌曲最终仍回归"甘把热血化彩环"的集体献祭模式,这种创作矛盾恰恰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文化转型的复杂性。

我们注意到,在江雪的其他词作中也有同样深厚纯真的情感体现,如:电视剧《敌后武工队》主题歌“为着您美好的心愿”——肖白作曲、谭晶演唱,同样有着非凡的意义。

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今天,重审这部作品具有特殊的文化考古意义。当人工智能开始模拟创作红色经典,当Z世代通过游戏MOD重构历史场景,《甘把热血化彩环》提供的不仅是一段听觉记忆,更是一种情感程式——它用"丹心-热血-彩环"的转化逻辑,将战争创伤转化为审美崇高,这种独特的中国式表达,为理解集体记忆的艺术建构提供了珍贵样本,或将开辟跨文化战争记忆研究的新路径。

                   ——2025年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纪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人民教育在线”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核:孙诩群 黄霄云 责任编辑:张川

共宣单位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人民教育在线》编辑部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共工新闻•人民教育在线编辑部 香港共工社备:202311号投稿邮箱:gonggongribao@foxmail.com

Copyright ©2015-2025 《人民教育在线》编辑部 cn.EDUrenm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