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通讯员登陆

陕西省大学生赴山西省洪洞县、石楼县法治宣讲团开展反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青”力助振兴,实践绘乡图 新学期新体验:湖南联通AI智慧应用赋能校园迎新季 四川华蓥:亲子研学进稻田 广西桂林:新生学习应急救护技能 安徽亳州:养生集市人气旺 贵州绥阳:第二届布谷鸟杯观鸟科普赛开幕 雄江:从水库移民镇到旅游胜地的蜕变 “广寒丹华”月全食直播圆满落幕,千万观众共赏年度“红 赓续红色薪火 培育时代新苗 清水镇推出红色儿童舞台剧 南审经济学院 “赤心经略・笃行济世” 小分队赴多省红 枝叶关情,正身以廉,浙江工业大学尚法小青莲实践团绘就“ 青春力量入乡土,反诈宣传守万家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学生热切关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艾”心同行,豫振乡村:探寻艾草文化,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粤疆推普课堂滋润童心,敬老慰问共传乡土情 你我推普同音,粤疆振兴同行 渭南职院机电学院开展“智嗅先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5一带一路高校人工智能胜任力培养学术会议举行 安农学子乡村行:以科技种养循环,赴振兴青春之约 三下乡・知农行:华中农大 “知农行远队” 赴三省六县市 开学第一周,孩子注意力下降?空气健康是关键一课 连续十季度增长!解码学大教育增长韧性:垂直深耕、多元布 00后女大学生扎根田地,蹚出粮药兼作共富路 “越过山丘,炬火依旧”——2025成都理工大学“微光成炬 湛江科技学院团队斩获金砖国家数字医疗创新银奖--自主 凝心铸魂育英才 航天逐梦启新程|中国航天科工二院“ 开封大学在2025年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中荣获佳绩 从资源困局到智慧教育标杆,一所县域中学的数字化启示录 学而思开放日展现AI+教育探索新成果 主张“提问是更

青年寻迹 烽火湘行 | 探一师旧址,承抗战英魂:汲取伟人精神与力量

发布时间:2025-08-01 来源:共工新闻社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打印

为深入了解毛泽东自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轨迹,汲取伟人精神力量,北京科技大学烽炬承光社会调研实践团在结束了韶山之行后,于7月26日来到了湖南第一师范旧址、毛泽东与湖南第一师范纪念馆,旨在感受一代伟人走出乡关,求学师范,踏上革命的壮阔经历。实践团队员们在馆方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开展实践活动,先后参观学习了各个展厅以及青年毛泽东曾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尤其是馆方彭老师对队员疑问的耐心回答,为实践团深入了解伟人故事提供了极大帮助

一、出乡关怀壮志,入师范启新程

1910年,青年毛泽东挥笔写下《七绝・呈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寥寥数语,却如黄钟大吕,展现出他冲破束缚、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彼时,闭塞的韶山冲已无法禁锢他渴望探索世界、寻求救国之道的灵魂。这一誓言,是他向旧时代的宣战,更是迈向广阔天地、开启不凡征程的号角。

踏入毛泽东与湖南省第一师范纪念馆,小队成员仿佛看见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怀揣着改变中国的宏愿,毅然走出家乡。对我们而言,这不仅是一段历史的重温,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二、沐书香砺心志,广学识拓胸襟

跟随讲解老师的步伐,小队深入参观了这座百年师范。在这座集东方文化内涵与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建筑艺术珍品中,我们仿佛触摸到往昔的革命脉搏,深刻感悟到毛泽东在此求学、革命时的坚定与热忱 ,以及他为理想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阅报室的灯光,映照着青年毛泽东伏案苦读的身影,那是在字里行间丈量天地的执着;君子堂的热议,回荡着他与同窗激辩真理的声浪,那是在思想交锋中淬炼认知的锐度;大礼堂的讲台,承载着他振臂高呼的激昂,那是在时代潮头引领方向的担当。三处足迹,串联起一位青年从汲取知识到碰撞思想、再到践行理想的成长轨迹,让小队成员深刻体悟:真正的成长,始于书页间的专注,成于论辩中的通透,终于行动中的坚定。

“不动笔墨不读书”,毛泽东的治学箴言,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振聋发聩。实践团成员深为这种严谨笃实的精神所感召,在前期调研中认真阅读史料,撰写笔记,将每份史料汇总、每篇阅读笔记都视作与历史对话的媒介。在实践过程中积极与游览者交流,将采访内容整理记录——这份认真,正是对先辈治学精神的隔空呼应。

纪念堂大厅墙上,毛泽东于1950年题写的“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熠熠生辉。这不仅是一句教诲,更是他青年时期便躬身践行的准则。1917年暑假,他与萧子升以游学之名行考察之实,走访湖南五县,在田间地头读懂“无字之书”。这段经历,不仅为他后来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积累了鲜活素材,更印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智慧。站在题词前,实践团成员深有感触:毛泽东深入实地调研的精神,让我们对“重走抗战路·赓续民族魂”有了更深的认知——唯有俯身大地、扎根实践,才能精准触摸历史脉络,更好传承抗战精神,让民族魂在调研与传承中熠熠闪光 。

三、结益友探真知,承文脉悟初心

毛泽东在一师时期养成了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的理念。这一理念在抗战中升华为坚韧不拔的民族意志。他在冷水浴、风浴、雪浴中锻炼出的体魄与意志,正是后来长征路上战胜艰难险阻的精神底色。在这里,他结识了后来的挚友蔡和森。蔡和森在赴法勤工俭学时翻译《共产党宣言》,提出 “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的主张,这种超前的战略眼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他在五卅运动中领导工人罢工,用行动诠释了 “以天下为己任” 的担当,这种精神在抗战时期的工人运动中得到了延续。

站在毛泽东曾就读的第八班教室前,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历史的遗迹,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毛泽东的救国抱负与蔡和森等人的革命理想交织成一张思想巨网,最终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淬炼为民族复兴的精神旗帜。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言:“一师是个好学校”,这里培育的不仅是个人的成长,更是整个民族的希望。

结尾

走出一师,实践团成员都感受到了一场精神上的深刻淬炼与成长中的生动启迪

得益于馆方的悉心安排与彭老师的专业回答,我们沿着青年毛泽东的成长轨迹,真切触摸到一位伟人从乡关少年蜕变为革命先驱的精神脉络;在青砖黛瓦间的历史回响里,真正领会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的深层意涵,也让 “伟大抗战精神” 的源头在心中愈发清晰。我们将携这份浸润心灵的感悟,在重走革命路、赓续民族魂的征途上笃定前行,让一师岁月里的理想之光与担当之力,永远照亮青春奋斗的航程!(北京科技大学赓续抗战精神烽炬承光社会调研实践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人民教育在线”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核:孙诩群 黄霄云 责任编辑:李雪婷

头条要闻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人民教育在线》编辑部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共工新闻•人民教育在线编辑部 香港共工社备:202311号投稿邮箱:gonggongribao@foxmail.com

Copyright ©2015-2025 《人民教育在线》编辑部 cn.EDUrenm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