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通讯员登陆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构建“三位一体”心理 描摹出的转机:以分层支架唤醒每一个孩子的艺术潜能 3000万岗位等人来 - 2025人才缺口报告揭示未来十年最 一高科技集团携“AI+教育”全场景解决方案亮相南京教 智慧教育平台赋能薄弱学校初中数学教学:涟源市长郡蓝田 北方工业大学师生赴湖南开展抗战精神实践研学 海亮云校开学第一课,解锁N种高效学习新方式 【喜讯】海豚实验室人工智能通识课实验平台成功落地东 华东师大与华为联合发布《大模型背景下高等教育数智化 鸿蒙智联教室闪耀“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 华智创科教 亮点抢先看!一高科技集团即将亮相中国(南京)教育创新力大 数智驱动职业教育课堂深刻变革 多模态数据融合构建“ 创新构建“两牵引·三联动”育人体系,培养高分子材料领 震撼!从舞蹈课堂到艺术名校,百纳舞蹈竟一路“绿灯”护送 震撼!从舞蹈课堂到艺术名校,百纳舞蹈竟一路“绿灯”护送 从技能竞赛到产业应用——水域清洁革命 菁程留学依托全程托管及模块化服务,在热门留学目的地本 破解育人壁垒,广大多元协同培育环境专才 满格网络覆盖校园角!安徽联通筑牢校园通信“放心网” 医者引领 全民参与 让AED动起来! 沃尔沃汽车携手医疗力 千年茶韵 香沁古今 李雨霏对话罗大友院长:聆听一片东 巨成医学亮相浙江国际医疗设备展:以具身AI标准化病人重 聚焦乡村振兴,科普保护珍稀动物,守护秦岭生态 —— 动物 西那瓦国际大学2024学年毕业典礼隆重举行:共庆不凡成就 程雨娟趣味数学短视频播放量破二十亿 新媒体教学革新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禾铁韵·星火传承”社会实践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数智星火”宣讲团:点亮核能梦想,传 学而思“满天星”助力学子公益项目,用AI守护PKU患儿健 关于深入发掘吉林省长春市伊通河资源 学习广州市沿珠 威海研讨会共商教育强区建设路径 探讨人工智能重塑教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构建“三位一体”心理育人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5-09-26 来源:共工新闻社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打印

为深刻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立足学科优势与育人使命,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构建了“课程教学为主体、实践活动为支撑、支援体系为保障”的“三位一体”心理育人新模式。该模式注重理论讲授、情感体验与实践锻炼有机结合,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逐步形成具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色的心理育人工作新格局。

一、筑牢课程教学主阵地,强化思政融入与价值引领

课程教学是“三位一体”心理育人模式的核心主体与根基所在。在课程建设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整合课程资源,构建了以必修课为核心、多门心理健康类选修课与专题讲座为补充的“金字塔式”课程群,覆盖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在教学内容方面,深度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教学内容,注重挖掘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心理知识与价值引导的融合。自我认识章节,引导学生树立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正确人生观,避免陷入自我中心论。生命教育章节,通过革命先烈事迹和当代楷模的先进范例,帮助学生树立以“大我”成就“小我”的生命价值观。在教学方法方面,广泛采用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教学,设置情境组织课堂辩论、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剧等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与深度参与,促进理论知识向心理素质的有效转化。

二、搭建实践活动赋能桥,促进知识内化与素质提升

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推动心理育人从课内延伸至课外,系统设计并常态化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心理育人活动,为学生搭建起知行合一的桥梁。在常规化实践活动方面,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设置对应实践活动,如新生入学推动人际关系破冰主题活动;期末考试和四六级考试期间,根据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特点针对性推出心理减压、情绪管理等主题活动。同时,紧密结合心理活动月、心理活动周主题,举办心理知识竞赛等特色活动。实践活动中设计反思环节,鼓励学生分享感悟、梳理收获、整合经验,完成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知的升华,帮助学生获得心理疗愈和自我成长。在体验式实践活动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注重体验式学习在心理素质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大力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模式,组织开展了结构化团体心理辅导、户外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深度体验活动。在这些高度互动和富有支持性的环境中,学生得以演练并实际运用情绪管理、压力应对、有效沟通、团队协作等关键心理技能,从而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的转变,将获得的心理健康知识内化为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行为模式。在特色实践活动方面,秉持着“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的办学理念,马克思主义学院将雷锋精神纳入到心理育人体系中,在实践中发挥学生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积极心理品质。学校在2014年成立“大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注册志愿者1.6万余人,累计学雷锋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2万小时,通过学习雷锋“五个一”精神优化学生人格完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奉献的人格品质。这种“参与—体验—反思—成长”的心理教育循环,有效推动了学生知识内化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构建起常态化、长效化的心理实践育人运行机制。

三、织密支援体系防护网,构建三全心理育人保障格局

马克思主义学院致力于构建一个全员参与、全过程贯穿、全方位覆盖的心理育人保障网络,通过明确分工、整合资源、识别干预,切实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在建设心理育人队伍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专业互补、反应迅速的心理健康工作队伍。一方面,加强对辅导员、导师、心理站长的心理技能培训,提升识别常见心理问题、开展谈心谈话的能力。另一方面,聘请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担任督导,定期为工作队伍开展案例研讨和技能培训。同时,注重发挥学生骨干的“哨兵”作用,定期对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心理技能培训。在整合心理育人资源方面,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的支持网络,将心理育人渗透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拓展社会支持网络,与精神卫生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开展“心理医生进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家校协同,建立定期沟通机制,通过线上家长心理课堂等引导家长关注子女心理状态,形成育人合力。将心理育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网络思政等各个环节,营造积极向上、互助友爱、支持包容的校园整体氛围,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隐性支持和环境滋养。在心理危机识别干预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构建了“线上”常态化心理筛查与“线下”动态排查相结合的机制。全过程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并及时干预,新学期组织学生进行心理普测,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对重点学生进行定期跟踪回访。在日常管理中,通过课堂观察、谈心谈话、同学反馈等多种渠道,动态掌握学生心理状态。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讨,不断提升教师识别与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守好学生心理安全底线。 (作者: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香凝)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人民教育在线”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核:孙诩群 黄霄云 责任编辑:李欣怡

教育在线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人民教育在线》编辑部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共工新闻•人民教育在线编辑部 香港共工社备:202311号投稿邮箱:gonggongribao@foxmail.com

Copyright ©2015-2025 《人民教育在线》编辑部 cn.EDUrenmin.com